10日起,上市公司别想再任性改名了监
名字改一改,股价涨起来。用一个高富帅的“马甲”来提(chao)振(zuo)股价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成本最低且屡试不爽的套路。 不过,从今年10月10日起,上市公司任性更名将受到监管的限制了。上交所9月30日发布指引文件,对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从形式、内容及程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防止公司利用变更证券简称误导投资者,进行不当市值管理。 “对于与公司业务无关、明显不合规、市场影响恶劣的更名行为,应当加以必要的限制,防止投机炒作。”监管部门“忍无可忍”了。当前改名最多的是因上市公司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发主营业务变化,但也有“老司机”们玩改名玩得“不亦乐乎”。 上市公司改名“负面清单”近年来,上市公司“任性”改名不断,引发监管层重视。 9月30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共15条。其中,第一至三条及第十四条明确适用情形及基本原则,第四至七条细化证券简称的主要要求,第八至九条明确公司的内部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要求,第十至十三条明确变更的具体办理流程及交易所的事中、事后监管。 《指引》自今年10月10日起施行,要求新上市公司也参照适用。 “变更证券简称虽是上市公司自治事项,但由于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应当源自公司经营发展实际需求,而不能出于投机炒作、不当市值管理等不法目的。”监管要求指出,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反映公司主营业务、商标或品牌等与公司经营特点有关的要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2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证券市场监狱风云,5位A股教父出狱
- 下一篇文章: 12182018医药服务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