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约上一群好朋友,下个馆子好好喝上两杯,肯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不过一不留神特别容易喝高,第二天醒来头疼不已很是难受,相信很多听众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今天就邀请来自北医院亚健康科的主任医师彭玉清、北医院亚健康科的主任医师葛辛,来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合理地去饮酒。

专家简介

彭玉清

北医院

主任医师

血管病及亚健康知名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健康分会常委,慢病分会常委,中国民族中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特邀嘉宾。

从事临床30年,擅长领域:动脉硬化性、糖尿病性、免疫性、血栓性各类血管病,多种疑难复杂性慢病;及女性卵巢功能下降、三高人群、术后大病后人群的调治。

专家简介

葛辛

北医院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近20余年,从事中医治未病和亚健康临床近10年,在中医养生保健及亚健康中医调理有较高造诣,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亚健康学会及体质学会理事。

中医功底深厚,辩证准确,疗效可靠,治愈率高。擅长治疗各种难治杂症、女性不同时期体质调理)、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病中医调理、各种亚健康人群体质调理、中医养生保健。

主持人欣然

饮酒的危害有哪些?

大量饮酒会导致很多疾病,首先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胆囊炎、胰腺炎的诱发和它有关系,心脑血管疾病也与饮酒有关系,另外就是酒会导致人的神智可能不清楚。

主持人欣然

红酒和啤酒是不是比白酒要好一些?

酒精是要在肝上代谢的,每个人的酒量不一样,有的人酶系统就比较好,他可以把酒精在肝上就完全分解掉了,对人体的伤害就少一些,有的就不可以。所以酒量的多少,也要因人而异。

黄酒是对人体相对来说是比较有益的,尤其在春节、冬天的时候喝,因为黄酒一定是热着喝,喝的时候加姜、乌梅、梅子这样喝,喝完以后非常暖胃。而且黄酒含有很多的氨基酸,对人体有补氧、活血通脉、暖胃驱寒的作用,尤其对女性冬天喝非常好。

主持人欣然

喝黄酒的量该如何掌握呢?

酒精肝诊断的标准是一天酒精含量30克,可以按照酒精的度数去算,用度数乘以毫升,原则上长期喝酒的话,每天不能超过30克酒精。

比如10度的黄酒,每天的饮用量应该是毫升,相当于6两。

还要从酒的性质上看,黄酒是性温的,而且是用粮食做的,含有很多氨基酸,但是如果是啤酒,就不太建议冬天喝了。因为啤酒有气泡,喝完以后会觉得很嗨,心情很舒服,包括香槟也是这样。喝啤酒的时候一定要记着不要喝的太凉,酒不要冰镇了,喝的量也不要太多。白酒的话建议大家也要温一下喝,这样醉酒的概率就会变低。葡萄酒里面含丹宁,丹宁它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葡萄酒跟黄酒的度数差不多,10度左右,所以喝葡萄酒的量跟黄酒的量也差不多。

主持人欣然

不同的人群在饮酒方面的建议

这些情况下过量饮酒危害是非常大的:

1、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喝酒容易造成血压飙升。

2、肝不好的人,比如有脂肪肝、转氨酶高的人,绝对不可以喝酒。

3、熬夜的人,本来神经已经处在很亢奋,人很疲劳的状态下,喝酒反而会加重对脑神经的抑制作用。

4、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即使少量酒也会易醉。

5、有糖尿病的人,血糖高的人不宜喝酒。

主持人欣然

正确的解酒方法

1、含糖的食物有助于酒的代谢,比如蜂蜜水、果汁。但是要注意不能喝浓茶,因为浓茶会导致肾的损伤。也不要喝咖啡,咖啡会导致更加兴奋,心率增快,或者导致虚脱。

2、葛花是解酒的中草药,可以用它煮水,代茶饮,效果还是不错的。可以在喝酒时备一些在茶壶里放在那,一边喝酒一边喝葛花茶。

3、喝完酒以后感到很难受、头疼、消化道不适,这时候建议先看看舌苔,如果舌苔非常厚腻,说明有湿浊,不建议吃太多的东西,保持清淡饮食一段时间,吃点容易消化的,不要吃油腻的,让脾胃消化好。但如果空腹喝酒或很难受,甚至有低血糖的反应,建议还是吃点主食会缓解症状。

对于急性酒精过量之后,可以喝一些高糖的东西尽量让它排泄。对于长期喝酒导致肝损伤,中医认为出现了肝胆湿热或者肝胆寒湿,一定是有湿。所以对于长期喝酒出现的酒精肝、肝损伤的这类人群,应该去看医生,找医生去辨治疗。

要点回顾

?大量饮酒会导致胆囊炎、胰腺炎、心脑血管疾病、神智不清等。

?黄酒对人体相对比较有益,建议在冬天热着喝,喝的时候可以加姜、梅子。

?酒精肝诊断的标准是一天酒精含量30克,用度数乘以毫升,每天不能超过30克酒精。

?冬天非要喝酒的话,建议喝热黄酒、热白酒,最好不要喝啤酒香槟。

?以下人群或情况不要喝酒:

1、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人

2、肝不好的人

3、熬夜的人

4、空腹喝酒

5、有糖尿病的人

?含糖的食物有助于酒的代谢

葛花煮水代茶饮,解酒效果不错

喝完酒以后感到很难受、头疼、消化道不适,建议保持清淡饮食一段时间,不要吃油腻的。

内容提供方: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大咖聊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