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等,以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的趋势。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让大家对感染性疾病提高了警惕,但遗憾的是全社会对慢病带来的危害依旧存在认识不足、知晓率不高等问题。今天我们来一起全面了解一下多年来被中老年人群体忌惮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外,不为人知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及其防控措施。

据研究表明,嗜肉如命,高蛋白摄入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人体“三高”的罪魁祸首。然而相比之下,对于这种饮食生活让人很容易患上的不为人知的"第四高"——高尿酸血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前三高不断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但假如不注意饮食,高尿酸血症的发病也会越来越多,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有一种常见病。

高尿酸血症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尿酸增多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

目前高尿酸血症已经紧跟糖尿病的脚步成为第二大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的患者已经超过1.8亿,由于高尿酸血症跟痛风疾病息息相关,我国的痛风患者也已经超过了万。

高尿酸血症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症状?

人体内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约是相等,生成量方面,三分之一是由食物而来,三分之二是体内自行合成,排泄途径则是三分之一由肠道排出,三分之二从肾脏排泄。上述各种途径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问题,就会造成尿酸升高。男性尿酸正常值:~μmol/L。女性尿酸正常值:89~μmo1/L。如果超出指标的话,就是尿酸高了。尿酸高是分时期的,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

1、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抽血化验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但未出现关节炎、高尿酸石或肾结石等临床症状。这时期除非做化验,一般不易察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可持续10~20年,有的可终身不出现高尿酸。一般来说血尿酸水平越高,出现高尿酸的危险性越大。

2、急性高尿酸性关节炎:

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最多。关节局部损伤、暴饮暴食、过度疲劳、受湿冷、某些药物、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均可诱发急性发作。这些因素可使本已呈过饱和状态的尿酸形成针状结晶沉积在关节滑液中,结晶体被体内白细胞视为异己而被吞噬,被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引起急性发作。

3、痛风性关节炎:

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的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

高尿酸血症有哪些危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尿酸高的危害就是痛风,只要没有发展为痛风,尿酸高一点没事。其实,高尿酸血症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还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多项临床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痛风的病因,同时也是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痛风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发因素。也就是说,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所致危害的“冰山一角”。因此,出现尿酸高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检查或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作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痛风的原因,先有高尿酸血症,过量的尿酸在血液中会过度饱和,形成尿酸盐体后会在关节中沉淀而产生相应的关节症状,就会导致痛风。对于大部分痛风患者来说95%以上的都伴有高尿酸血症,但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病人都得痛风,有的甚至十几二十几年不发作,或者终生不发作痛风的情况,但是痛风的急性发作和尿酸突然升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如果想减少痛风的发病,就要控制尿酸,要把高尿酸血症控制下来。

如何控制好尿酸?

尿酸高对于身体影响非常大,得了尿酸高就要及时的治疗。但不建议尿酸高的患者去吃药,如果乱吃药,可能不仅不会使尿酸降低,还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更易引发痛风等症状。所以治疗尿酸高我们并不能仅仅从吃什么药来出发,还应避免肥胖、高嘌呤及高热量饮食、酗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创伤、湿冷等诱发因素,找到健康科学的方法。

1、定期查血尿酸

清楚在平常的时候,自己血尿酸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一般3个月可查一次,如果发现血尿酸高了,就要引起注意了。

2、改变生活方式。

首先,多喝水。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大约占到2/3左右,尿酸溶于水,可以从尿中代谢出去,因此建议大家多喝水。肾脏正常的情况下,每天保证ml左右的饮水量,夏天更应该多喝。

其次,减少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不仅会麻痹神经,也是造成尿酸高的一个的因素。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就会需要肝脏帮助代谢,而当肝脏将酒精代谢成乙酸之后,就会和血液中尿酸的代谢形成竞争,从而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出,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变高。

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尿酸是跟随血液流动的,所以血液循环很重要。而经常运动锻炼身体,可以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帮助尿酸的排出,并且经常锻炼可以加快新陈代谢,较少脂肪和毒素的堆积,让身体更健康。

3、控制高嘌呤饮食

高尿酸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疾病,想要降低人体内的尿酸水平,在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一般在饭店吃饭,口味都比家中要重,所以尽可能多的在家吃饭,避免吃调味过重的食物,粗茶淡饭有利健康。特别是一些高嘌呤的食物,一定要戒掉,否则尿酸水平会越来越高。常见的高嘌呤食物有海鲜,尤其是螃蟹和贝壳类;其次是肉汤,尿酸嘌呤都极容易溶于水;再者就是啤酒,啤酒花就是代谢的产物;还有各种豆类,如黑豆、绿豆;动物内脏也属于高嘌呤饮食。

当然,严格控制饮食也不能偏激,例如有人坚持吃素,但营养长期跟不上,反会出现骨质疏松、营养不良。尿酸不高的人群可以喝点鲜汤,吃肉不喝汤。牛奶和鸡蛋可以吃,能保证营养。坚持低嘌呤饮食、加之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经常锻炼、控制体重等都对预防有帮助。

邻国日本在治疗痛风方面有哪些经验?

提到痛风的治疗经验,就不得不提我们的邻国日本,数据统计显示,痛风发病率发达国家明显高于落后国家、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地区,而经济和地域都兼备的日本一直是痛风的高发区域,日本普通家庭每餐的嘌呤摄入量相当于中国沿海家庭的3到5倍,痛风发病率高达3%,平均每2个成年男性就有1个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正是基于此原因,日本在高尿酸血症研究及痛风治疗方面一直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日本国内医院一直致力于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比如顺天医院,专门提出了食疗的方法治疗痛风,针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推出每日特色食谱,通过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有针对性地治疗和预防痛风,营养科也建议患者通过采取适度运动,均衡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进行早期预防,同时在饮食中,建议摄入适当的能量,限制嘌呤、蔗糖和果糖的摄入,并摄取足够的水分。再比如,医院通过将痛风发病划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高尿酸血症尚未引起痛风发病期等不同时期,分阶段诊断治疗痛风的分阶段治疗,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此外,提到治疗痛风高尿酸症的药物,也许大家有听说过日本帝人制药生产的抗痛风药非布索坦(Febuxostat)。这是日本目前市面上效果最好的治疗痛风高尿酸症疾病产品,其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尿酸的生成,号称是世界上唯一可以治愈痛风、改善高尿酸血症的处方药,肾功能低下的患者也能方便服用。在国外长期临床试验中,这款治疗痛风药能够把血中尿酸值减少或维持在治疗目标值,降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并且使其在五年后消失。

尿酸值较高时,会诱发肾功能障碍、尿路结石、高血压、脂质异常症、代谢综合征等并发症,而且尿酸值高本身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有关。日本大阪循环器病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抗痛风药非布索坦对改善因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食物嘌呤对照表,看着表格对照吃,这样就放心了,也希望通过此文,让大家进一步认识高尿酸血症的危害,让我们远离痛风!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