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游智开赠朝鲜友人诗
北京雀斑中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873.html一点说明: 游智开(-),字子代,号藏园,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举人,授安徽无为知县,升和州知州。光绪十一年任四川按察使,十四年迁广东布政使,二十一年调广西布政使。任直隶永平知府时,在都门与朝鲜使臣卞元圭订交,卞氏编其诗为《藏园诗钞》,光绪九年朝鲜吉云馆活字本。以后陆续增益,先后又在光绪十一年、十二年、十四年、十六年、二十年、二十五年翻刻。所藏或一册,或三册,录诗不等。又有《天愚生诗钞》不分卷一册。 我很久以前就接触到光绪九年的朝鲜本,只是残缺不全;后来又接触到光绪二十年的刻本,始得全璧。但游氏各个刻本收诗的情况并不相同,又通过几年的寻找,才得以集全多个版本并加以校订、注释。只是平时事务纷杂,尚未毕其功。现将集中和朝鲜友人的唱和之作刊发于此。 新化寤堂曾俊甫-8-20 寄怀朝鲜沈士民 卢龙塞外莫烟横,别后今知第几程?闲指南楼谁共倚,每怀东国客多情。延年上药殷勤赠,归日新编次第成。若过大同回首望,中天华月照分明。 橘山寄和六十初度诗因叠韵答之 别来萧寺几星霜,两地频劳讯使忙。感我隙驹空暮岁,羡君鸣凤正朝阳。寰中贵有千秋业,海上原通万里樯。还祝嘉梧旧元老,四时花发满庭香。 送朝鲜使臣姜海苍返国 筵罢风催画角声,高楼凝望拥前旌。此间讵忍忘宾旅,到日曾劳问姓名。辽海秋凉云万里,边城夜静月三更。眼中历历东归道,好赋皇华按辔行。 校:筵罢,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忽听”;拥,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转”;讵忍,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未敢”;到日,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去日”。 寄姜海沧 频年往复寄双鱼,今却匆匆未寄书。东海论交君最久,北平作郡我犹初。每临月镜劳怀想,曾向星轺问起居。三柳六松亲手植,朝回吟兴近何如? 又送姜白石 翩翩年少海东生,信美风裁亚上卿。竟夕酒酣吟旅馆,平明笳吹出边城。银袍霜拂鞭丝重,乌鬓烟笼帽影轻。知汝远劳怀靡及,登楼犹每望神京。 校:帽影,光绪九年本作“笠影”。 盆橘一株赠朝鲜使臣李橘山 丹橘经冬叶不彫,远贻东国路迢迢。琼柯好树扶桑外,岁久应添百尺条。 峨峨上客冠仙班,自写名笺号橘山。却笑辽西贫太守,还将君树送君还。 我家南隔洞庭水,林橘如金箇箇垂。他日归田凭饱啖,海天云树更相思。 校:上客,光绪九年本作“上价”。 族谱中的游氏坐像 和朝鲜使臣金鳌玉蝀桥玩月 万古团圞月,中天一镜悬。远临沧海上,高照液池边。列宿芒俱敛,清辉望总圆。夜深宫漏永,顾影倍亲怜。 送朴梧西 征骖小住且衔杯,为饯词臣奉使回。中外衣冠联几席,海天云日照楼台。往来作客平州道,缟纻论交季札才。归语同朝诸旧识,连鏣何日约重来。 校:往来,朝鲜本作“往还”。 朝鲜使臣朴梧西道过永平,相会于僧寺,自言居国之会贤坊,常约同寮为东坡作生日。是夕梦东坡来访,因名所居为梦苏室,乞为诗歌,别后作此寄之 我与东坡同丙子,六十年来老不死。君为东坡作生日,笠屐依然入君室。天风浩浩云茫茫,此境胡乃即雪堂。主人好事吹笙簧,纵有磨蝎难为殃。生前气节兼文章,身后颂祷弥寿昌。西瞻峨眉东扶桑,会贤雅合名斯坊。嗟我与君天一方,北平邂逅倾壶觞。别来夜梦过辽阳,月明萧寺何时忘。 校:使臣,光绪九年本无;僧寺,光绪九年本作“萧寺”;天风浩浩云茫茫……别来夜梦过辽阳,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天风浪浪山苍苍,东海远隔西蜀冈。髯翁化去已千载,魂魄或喜游扶桑。谁与从者笑不答,此境无乃即雪堂?一尊属饮恣大醉,纵有磨蝎难为殃。始知主人解好事,身后颂祷弥寿昌。峨眉万里势可接,会贤雅合名斯坊。结契潇洒出尘世,古有述作今颉颃。我亦欲往造君室,北平匏系徒旁皇。沈思宦迹转莫定,明年何处还相望。别来忽复梦相告”。 见李橘山《行年叹》感而和之 少年十五好奇节,俯仰情怀恣清发。紫盖峰梯绝顶云,洞庭湖棹清秋月。二十弱冠三十时,穷措大耳将安之。湘浦愁深流不尽,长沙凭吊贾生祠。四十射策走京国,只身宁惜风尘色。寇盗纵横战血腥,榛芜满目关山塞。五十初惊鬓发斑,乌纱一著重如山。洞天福地前缘在,肯把和州付等闲。六十只今贫太守,消磨岁月诗兼酒。辽海波澄万顷沙,边城日暖三春柳。骎骎七十将何如?好筑藏园旧隐居。寄语朝鲜贤相国,山中端诵太平书。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第二十一洞白石山,周七十里,名琼秀长真之天,在和州。第四十二福地为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智开以同治四年牧和州,屡登鸡笼山为民祈福,因刻两印章,一文曰“修到第四十二福地”,一文曰“管领第二十一洞天”。 校:寇盗纵横战血腥,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海水西飞河北流”;辽海波澄万顷沙,边城日暖三春柳,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苍溟万里高际天,边城落日空搔首”。 朝鲜赠答诗五首 姜侯贻我砚,李相贻我洗。海外金石交,尔我心如此。 姜侯贻我简,李相贻我书。海外文字交,岁岁双鲤鱼。 何以报远人?吴绫冰雪光。君其裁作衣,被服无炎凉。 何以报远人?象环如璧圆。君其结为佩,宛转当胸前。 何以报远人?美酒双壶觞。君其斟酌之,千秋寿而康。 校:尔我,光绪九年本作“尔汝”。无炎凉,光绪九年本作“温且凉”。 赠朝鲜卞吉云 光绪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道过都门宿旅舍中,五更起将登程,朝鲜使臣卞元圭候门见访,天明乃别,因作诗赠之,元圭号吉云,官副司直。 严装候明发,星斗寒晶莹。有客来朝鲜,胶胶鸡乍鸣。巍峨古衣冠,秉烛傍阶迎。谦冲邃儒术,咨度罔弗诚。语梗藉笔谈,恳切无匿情。以兹惬胸臆,逆旅盖交倾。移时曙钟动,鱼钥开重城。天街十二衢,车马纵以横。子今急国谋,我寻返永平。一介在旦夕,远猷相与宏。 再赠卞吉云 光绪六年春,吉云自京归朝鲜,过永平作别。八月二十一日,余解郡符将行矣,而吉云适复来,云将请于朝,率兵匠往天津习武备,因再赠之。 彩云乘天风,万里如飘蓬。何期及今宵,远人与我同。春归秋复来,翩若南翔鸿。胡不惮艰险,王臣职匪躬。我皇念藩服,疆吏尤荩忠。努力一乃心,所请宁弗从。不才久匏系,量移忽匆匆。山城俯河流,垂柳嘶青骢。且尽一尊酒,与子浇离悰。津门会言近,寰海争朝宗。 天津赠卞吉云 朝鲜得请于朝,遣官送使臣卞元圭往天津,傅相李公命智开同郑玉轩、许涑文、王筱云、刘薌林诸观察与使臣会商,连日遍观机器、军械各局,约明年率兵匠来津学习,使臣将归乞诗,因赠之。 东国于我清,比岁职贡献。之子邦司直,朅来数相见。懿兹津门役,簪裾集群彦。海上秋气凉,高楼纵遐眄。黄菊满园花,连朝续清宴。兴惬辞毕宣,爱至意罔倦。武库等周乐,乘观耀飞电。自强固良谋,世局会通变。多君富才识,卓荦声华擅。王事其敬共,天家久深眷。 双剑奉答朝鲜国王 朝鲜雅尚文学,强邻逼处,智开屡遗书其国相,言宜大修政教,谋所以自强。而合肥李太傅复劝其与泰西各国通商。朝鲜廷议未决。光绪六年冬,国王命其臣卞元圭寄书智开,并惠经籍、药物,因铸剑报之,兼缀以诗。 斋宿求良冶,候灵铸精铁。双双宝匣间,忽覩明星列。摩挲重装饰,缀以黄金屑。凭藉使君贤,进献陈言说。干莫光烛霄,匪但蛟可截。连朝淬砺之,一挥敌氛灭。坐抚沧海东,顾盼雄且杰。要之自强术,利器用尤别。柄操掌握中,时局默参阅。廷议多异同,群疑苦纷结。维王秉神武,从违立断决。狡如倭与俄,闻风默心折。斯剑由神授,安用相彼薛。持此颂明王,累叶昭光烈。大哉宋玉言,倚天信横绝。 校:朝鲜雅尚文学……泰西各国通商,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为“朝鲜贫弱,倭东俄北,强邻逼处,智开屡遗书其国相,言宜大修政教,谋所以自强。而合肥李太傅复劝其与西洋通商,为牵掣邻敌计。”信横绝,光绪九年本、十二年本作“喻非设”。 寄怀卞吉云 箕封盛文物,卞老才尤美。畴昔游津门,名流皆倒屣。癖左杜征南,审音吴季子。所嗟马首东,归病瘦鹤似。连岁频寄书,平安鸭江水。上述明王辞,下道同寮喜。努力济时艰,交谊匪私比。昨夜梦见君,云当戒行李。海日丽风帆,关驿云千里。篱东花又开,独酌情何已。 赠朝鲜使臣闵翰山三首 光绪二年秋,余守永平,翰山月夜过访,觞咏而别。今忽由都门寄书固安,有“昨过永平,知福曜移近京邑,恨不为我东道主”之语。元夕复相晤于天津,感念时事,交谊益敦,临别赋此赠之。时九年癸未孟春既望也。翰山名种默,为朝鲜世族,官礼曹判书,充年贡副使。 扶桑日上彩云东,有美丰裁想望中。辽海亭台曾对月,津门冠盖又趋风。论交顾我情何限,谋国如君计特工。畿内已闻新乱靖,故人宁止慰离衷。 苦说严寒过北平,主人何处客长征。河流依旧经边塞,山色翻新绕郡城。寻访近移京邑驻,寄书全把寸心倾。西沽咫尺红桥路,此会修来定几生。 名都元夕趁华年,好是张灯醉绮筵。接坐细谈当世事,临歧重订再来缘。矧今朝命绥藩服,知子家声振海天。努力安全图上策,君王仁厚久称贤。 寄怀卞吉云 别久心惊岁月徂,烟云怪底变须臾①。君谋靖国膺多难,我病经秋获少苏。诗卷浪传高丽本②,画屏闲展晚香图③。尊前大傅还相问,东海音书近接无? 自注:①近年朝鲜屡乱;②吉云携余诗稿归朝鲜,来书谓索观者众,因即付梓并印百本寄还;③光绪六年秋,李太傅命与吉云会议于天津,事毕置酒。时黄花盛开,罗列屏障,因用西法写照,各摹一纸,每遇相思,展图晤对。 附《游智开传》游智开,字子代,湖南新化人。咸丰元年举人,拣选知县。同治初,李续宜巡抚安徽,调司厘榷,以廉平称。四年,署和州知州,日坐堂皇决事。又时出巡四境,延见父老,问其疾苦。亲为诸生考校文艺,剖析经旨,教以孝弟廉让。期年,治化大行。州旧由胥吏垫完粮赋,最为民病,禁绝之。筑濒江限防,自督工役,费节而堤坚,免水患。补无为州,署泗州,治盗尤严。曾国藩称其治行为江南第一。移督直隶,调智开署深州。兴义学,减浮征,民大悦。补滦州,民苦兵车,为别筹输送,免扰累。俗健讼,备民居间交描,痛惩之,其风渐息。 十一年,擢知永平府,一车一盖,周历下邑,得其情伪。遇有事,牧令未及报,辄已闻知。一日侵晨,驰至迁安狱,狱吏方私系囚求赂,即拘吏至县庭笞之。令始惊,起谢。葺书院,筑城垣,修郡志,皆事举,无滥费。濒海产盐,贫民资为衣食。部牒禁私贩,疏官引。智开上言民间少一私贩,即地方多一马贼。盐本宜行官引,惟永平则仍旧为便,事得寝。有巨室以析产构讼,久不决。智开坐便室,呼两造至,不加研鞫,自咎治郡无状,变起骨肉,望族如此,况齐民乎?讼者流涕请罢,李鸿章疏陈智开清勤端严,足励末俗。光绪六年,擢永定河道,河患夙称难治,智开每当抢护险工,立河干亲指挥,日周巡两岸以为常,员弁无敢离工次者。左宗棠议将永定河南岸改北岸以纾水患。智开以上下游数百里,城市庐墓,迁徙不便,力争而止。两以三汛安澜邀优奖。 十一年,擢四川按察使。携一仆乘篌舆入蜀,密访吏治得失,民情爱恶。督属清厘积案,常躬自讯结,狱讼为清。两权布政使。十二年,护理总督。重庆教案起,智开奏言是案当以根究起衅之由,先收险要及预定款目为关键。非赎回险要,无以服渝民之心;非严诛首犯,无以制洋人之口;非议赔银两,无以为结案之具。论知教首罗元义激成众怒,几酿大变,飞檄拘之入省,民团始散。又以元义身虽入教,仍是中国子民,自应治以中国法律。请敕总理衙门据理与争,勿许公使干预。时中外皆恐以肇衅端,智开持之益力,卒置元义于法。薄给赔偿,而案遂结。 十四年,迁广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劾贪墨吏,不避权要,严赌禁,却闱姓例馈三十万金。僧寺匿匪,废改义塾。十六年,以老乞休。二十一年,起广西布政使。为政务持大体,事有不可行,力持不变。痛除官场积习,僚属化之。灵川闹粮,省令发兵剿办。智开以事由激变,办理不善,责归县令,民获保全。又念粤西地瘠,向鲜盖藏,捐廉储粮石,通饬各属积毅备荒。凡廉俸所入,悉以办公益,无自私。阅三年,因病罢归,卒于家。所至各省俱请祀名宦祠。 录自赵尔巽《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一《游智开传》 萸江诗词编委名单主 编:晏晓东 主 审:曾俊甫 副主编:周太和 谢五八 晏卿荣 刘跃辉 陈 杰 编 委:王乐明 刘碧玉 振奇信有江山助,得寿知于笔砚亲萸江诗词,期待支持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9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不懂世说新语交流笔记9人物传记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