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为您讲述“一份珍贵的党建记录档案”的故事。

信物名称:《学习党代决议总结》

信物传承者:青啤集团

信物年代:年

信物印迹:与新中国同龄的基层党支部工作日记

信物讲述人:青岛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克兴

08:05

“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今天是年6月2日。现在报告新闻,人民解放军正在进入市区,市民夹道欢呼,青岛解放了。”广播中传来的喜讯,也让青岛啤酒厂的工人们沸腾了起来。

有着百年历史的青岛啤酒集团,带来的信物是一份珍贵的党建记录档案《学习党代(会)决议总结》。这份档案是新中国成立第28天,年10月28日青岛啤酒厂第一次党支部会议的总结,档案内容写道:“思想上明确了政策路线,体会严肃党的纪律,坚持党的政策,是保证完成任务唯一的办法。”

年10月,工人们还在欢呼自己成为青岛啤酒厂的主人,就已经接到了第一项任务“迅速恢复生产,尽快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基础建设”。此时的青岛啤酒厂历经战火,已经无法正常进行生产,固定资产值不足万元旧币,年产量仅有吨,企业处于极度亏损状态。在企业兴衰的关键时刻,6名党支部人员召集党员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写下了“坚持党的政策,是保证完成任务的唯一方法”,啤酒生产重新走上正轨。

年元旦刚过,隆隆的设备运转声再次响起,工人们个个干劲十足,但很快一个被动的局面出现了。啤酒花还在依赖进口,所用资金占全年成本的21%。啤酒花,学名蛇麻草,被誉为“啤酒的灵魂”,在啤酒酿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啤酒花势在必行。

技术攻坚被提上了党支部日程,国家经济建设困难,应该尽最大努力节约资金,在青岛周边选择试验基地。青啤最终确定在崂山县李村创建试验场,试种32亩酒花,引进、培育适合于工厂生产的啤酒花。年的夏秋之际,“青岛酒花”培育成功了。从此,青岛啤酒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国味道”。

啤酒花的产量逐年增加,原有锅炉已不能满足生产,党支部再次召开会议,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决定修理和改进现有设备,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了14亿元旧币。青啤在产业报国、发展壮大的道路上,开启了光辉的历程。

年,青岛啤酒连续大批量出口,创汇额在当时超过全国1%。年4月1日,青啤成为国内啤酒业第一家拥有进出口权的生产经营外向型企业。年7月15日,青啤成为第一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年3月15日,青啤成为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灯塔工厂”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许媛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xz/1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