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报及公告频现乌龙六大槽点一一
作为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主要渠道,财报和公告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形象。近年来,上市公司财报及公告频现乌龙,已经成为A股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1两市每个交易日平均有近7家公司公告出错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5日,今年沪深两市累计发布条更正公告,其中上交所条,深交所条;累计涉及家上市公司,其中上交所家,深交所家。若以个交易日来计算,相当于两市每个交易日平均有近7家上市公司公告出错。 评:以目前两市近家上市公司总量来计算,每日出错率约为0.2%,还算可以接受,但是上市公司每一次财报及公告都涉及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上市公司还是应该谨慎再谨慎。更何况,更正错误容易,公司形象一旦受损,想恢复绝非易事。 2低级错误:错别字、日期有误等常识性问题频现案例: 啤酒花于今年8月2日发布《董事会审议变更证券简称的公告》,公告称决定将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啤酒花”变更为“同济堂”。在此公告中,文中部分将公司代码“”写成了“”,此外双引号也出现错误(如上图)。 其实这并非啤酒花年内首次发布更正公告了。今年1月1日,在啤酒花发布的《关于公司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审核通过暨公司股票复牌的公告》中,竟然将复牌时间写成了“年1月4日”。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年1月4日开市起复牌。” 评:公告中证券代码、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而且检查起来也相对简单。 3金额小数点或单位错误案例: 高鸿股份今年8月2日发布的年半年报中,第五节重要事项下面的资产交易事项中,公司收购的海南大唐发控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9.5%的少数股东股权,交易价格为“万元”,而高鸿股份年全年营收74.25亿元,净利润.80万元。这次收购的资产总价占去年营收的70.37%,已经达到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 次日,公司立马发布更正公告称,因工作人员疏忽导致部分财务数据与单位不符、数据披露错误,上述收购的资产交易价格是52.25万元而非万元。 评:数据相差倍,心脏承受能力差一点都撑不住。 4披露不规范、信息不完整:年报惊现多处空白案例: 坚瑞消防于今年3月12日披露了年度报告,但是报告内出现多处错误且信息不完整。公司后来收到的深交所问询函提到:坚瑞消防年报存在未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年修订)》要求披露的情况,具体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在建工程等较期初均发生重大变化,但公司在年报中未披露主要资产的重大变化; 2、公司介绍营业收入构成时,仅列示总的收入情况,请按要求分别按产品及地区补充披露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3、请按照要求,补充披露除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七氟丙烷自动灭火装置以外其他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库存量情况,如变化较大,请说明原因。 评:年报一年就这么一次,让投资者多了解你。 5业绩判断失误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披露逐渐升温,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家数也逐渐增多,“变脸”的个股开始引爆业绩“地雷”。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半年报预告中,95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变脸”的情况。 案例: 双成药业在一季报中预告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盈利99.7万元至.85万元”。但是让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该股在7月14日晚间发布业绩快报,公司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3万元,同比下降3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5万元,去年同期盈利.50万元。 评:说好的盈利呢!?6信披违规今年以来57家上市公司累计82次因“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业绩预测结果不准确或不及时”或“未及时披露公司重大事项”等事项,分别受到监管部门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整改、行政处罚等处分。 评:信披违规主要集中在内容虚构或错误、部分内容遗漏和故意隐瞒等方面,这也常常成为误导投资者买卖决策的“元凶”,上市公司亟待增强法律和诚信意识。另外对于上市公司,*欣泰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鉴啊。 小结:财报及公告乌龙频现,让原来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闹出了不少笑话。另外,笑话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本来就少,若这么重要的渠道都错漏百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如何能有足够的信心呢?另外,若因错误信息误导投资者的话,造成的损失将由谁负责?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xz/4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冯彪出任海南椰岛新一届董事长泸州老窖控股
- 下一篇文章: 捣捣香蜜茶来了啤酒茶爆果肉茶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