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培育初期苗圃地如何规划区域布局
昨天谈了苗圃的选址问题,今日则讲讲苗圃规划上应该注意的事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苗圃总平平面规划和苗圃的工程设计。 首先我们知道苗圃的规划设计是为了新苗圃建设和老苗圃扩建后,能够便于各项育苗生产活动的开展和高效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而作。核心在于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苗圃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即初步设计,设计的重点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单项建设工程设计和育苗工艺设计等。 苗圃规划 (1)苗圃总平面规划 苗圃地总面积包括生产地面积和辅助用地面积, 生产用地是指用于育苗的土地,不同的树种育苗所占用地面积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树种间育苗面积计算公式 在确定生产地块的总面积时应考虑育苗生产过程中经过除草,间苗,起苗,贮藏等工序后的苗木损耗,可按计算结果增加3-5%的面积,分别计算各树种面积后汇总即使总的生产用地面积。 辅助用地包括道路,排灌系统,建筑物,装货场,防护带等的占地,我国《林业苗圃工程设计规范》规定,大型苗圃的辅助用地不宜超过总面积的25%,中小型苗圃则不超过30%。 苗圃道路 苗圃内部道路 在总面积计算的时候因为涉及征地和土地产权的问题所以总面积在规划前就已经确定,实际操作主要根据所培育苗木种类的常用育苗方式,苗圃地的区位特点,水源及土壤费力状况等区划出个生产作业区以及相应的辅助用地,然后再测算各占地面积后汇总。 (2)苗圃功能区区划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根据育苗的生产任务,合理的安排育苗用地,做好土地的利用规划,杜绝可耕地资源的浪费。在区划上根据育苗特点,树种特性和苗圃地的自然条件可以分为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地区划。 生产用地区划包括播种育苗区,营养繁殖育苗区,移植苗培育区和温室大棚育苗区。尽量使各生产区保持完整,不要分割成互不相邻的多块地。各个生产区的大小不尽相同,为了便于管理通常以道路为基线将生产区再细划分为若干作业区,每个作业区的面积以1-3公顷为宜。 播种育苗区需精细管理,应选在地势平坦,坡度小,土层厚,肥力好,灌溉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 营养繁植育苗区选择能够满足扦插,嫁接,埋条等育苗工艺的条件,要求地块土质疏松,肥力好,灌溉排水良好。 移植育苗区应该选择在独立完整的地段,由于移植苗根系已经完备,可选用中等土壤条件下开展。 试验区适宜选在易于管理和观察的地块,和温室大棚统一规划最为适宜。 育苗区 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区选在地势平坦的的地区,不适宜选在北坡,避免遮挡阳光和加大占地面积。玻璃温室要求地基牢固,有土栽培土壤须深厚,有机质高,排水良好且地下水位不能太高,温室要求一定的电力或者供热条件,在规划是须安排在场部区附近为宜。 非生产用地的区划 道路网根据地形和育苗的便捷性,一般在纵贯苗圃中央设主干道,主干道连接场院,库房,机房并与外部道路相连,其宽度以苗圃种植类型为准,中小型苗圃一般3-4米,大型苗圃5-8米,道路保障生产,方便管理和生活,适应机耕需要,设置辅道或者支道以便快速到达各小块作业区,宽度一般为2-5米,同时必要的地区设置人行步道,宽0.5-米,在机械化程度高的地方可设置环圃道,宽3-5米。 灌溉系统主要由水源,提水,输水,配水系统组成。影响最大的是输水系统,分主渠和支渠。主渠是直接引水给整个苗圃用水,宽度1-3米,。支渠是为灌溉某一个小区域而作,宽度0.7-2米,,渠道的具体大小按照苗圃面积和一次灌水量来决定,以保证干旱季节的最大供水量又不过多的占用土地为宜。明渠灌溉建设容易,成本低,但是浪费土地,渗漏多,不好管理,地块不好耕种,现在也多采用管道输水和喷灌,地势平坦就使用固定彭冠系统,坡度较大就使用移动式喷灌系统。 喷灌系统 灌溉与通风 灌溉排水 排水系统由堤坝,截流沟和排水沟组成。排水沟设置在地势较低的区域,一般主沟0.6-1m,身1.2米,支沟深0.3-0.5米,宽0.8-1米,具体的根据当地地形地势觉得,在保证盛水期能够快速排水的前提下又尽可能的少占用土地,最好是接合这道路网统一协调。 防护林主要设置在北方或者西北那些有风沙危害的地方,根据防护特点接合道路网统一设置, 苗圃的区划完成后根据结果绘制苗圃的平面图,标注出各个区域的地块用途,区域大小,作业道路,排灌系统等以方便以后统一管理,今天的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喜欢的可以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去那个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yc/3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酒泉原来也有特产啊
- 下一篇文章: 如何培育出合格的精品苗木,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