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湖北女司机滴酒未沾却被查出酒驾,
明明滴酒未沾 回家的路上还被检查出 “酒驾”?! 吓死宝宝了, 到底怎么回事? 视频来源:荆州电视台 国庆假期接近尾声,很多人开始返程,自驾行的人数不少。在假日期间,很多人少不了喝点,喝酒不开车很多人都明白,但吃东西也得小心点,一不小心也可能被“酒驾”。 近日,湖北省高警黄梅大队在福银高速黄梅收费站开展中南片区联动整治行动,严查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一名女司机因为吃了葡萄干,差点就成“酒驾”。 民警用“快速排查酒精测试仪”在对一名女性驾驶员例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该驾驶员所呼出的气体中存在酒精成分。 面对这一测试结果,该名女司机感觉很意外,称自己从来不喝酒,要求再检测一次,仪器却依然提示该驾驶员为饮酒驾驶。 这时该名女司机想起了自己刚刚吃过葡萄干,并拿出车内还剩有的葡萄干给执勤民警查看,说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自己“酒驾”了。 随后,民警拿出带有吹管的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对这名女司机再次检测,结果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为零,原来这名女司机真的是因为葡萄干而“酒驾”了。 所幸是虚惊一场,这名女司机也表示今后开车一定会注意饮食,被食物“酒驾”那就太不划算了。 警惕这些容易“被酒驾”的食物有资料表明,很多食品、饮料、药品中都含有酒精成分。 食物类:摈榔、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中国菜的烹调习惯在很多菜的烹调过程中要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另外,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药品类:藿香正气水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食用口腔清新剂、漱口水漱口后易被测出“酒驾”。 实验一:蛋黄派 测试结果:98毫克/毫升 “被酒驾”指数:★★★★ 选取蛋黄派一枚(注心型,23克),全部食用后,用酒精测试仪作呼气实验。结果显示,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值高达98毫克/毫升,也已超过醉驾标准。3分钟后再次测试,结果降至10。再过3分钟后测试,结果降至0。 交警释疑:蛋糕中含有的酒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些面点需要酵母菌来发酵,而在发酵过程中,就会产生食用酒精,但这种酒精的浓度非常低,仪器不一定能检测出。还有一些蛋糕,例如蛋黄派,因为水分比较足,而食用酒精可以用来保存水分,让蛋糕更为松软,因此生产厂商会添加一定浓度的酒精在蛋糕里。驾驶员食用这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外包装的配料表是否含有食用酒精一项。 实验二:酸梅汤 一瓶ml的酸梅汤,志愿者喝下几口后立刻朝测试仪吹气,测试仪显示数值为17mg/ml,接近酒驾标准。几分钟后志愿者再测试时,显示仪上数值恢复为0。 酸梅汤在记者测试中未测出酒驾,但并不是毫无危险。酸梅汤的配方中包括乌梅等,乌梅含有丰富的果酸与苯甲醛等化合物,就像熟透的水果,吃上去会有一股酒的味道,乌梅在经蒸煮或酵母菌发酵后也会产生低浓度的醇类化合物。此外,有的酸梅汤可能混入了米酒或其他含有低浓度乙醇的液体,饮用较多后,进入血液内的乙醇含量增多,极高灵敏度的酒精测试仪有可能检测出其超标。 实验三:水果酵素 测试结果:63毫克/毫升(火龙果混合苹果),18毫克/毫升(菠萝混合苹果) “被酒驾”指数:★★★ 分别喝下一大口上述两种“水果酵素”后,立即通过向酒精测试仪呼气来测试其血液酒精含量。饮用火龙果混合苹果酵素后,已达到酒驾标准; 菠萝混合苹果酵素的威力则小许多,接近酒驾标准。3分钟后再次测试,上述两种“水果酵素”检测结果均已降至0。 交警释疑:“水果酵素”会带有酒味,这是酵母菌活动的结果。酵母对添加在“酵素”中的糖情有独钟,在发酵环境中迅速滋生。制作“水果酵素”时会产生气泡,那就是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过,当容器中氧气被耗尽时,酵母就开始产生酒精,酒味就这么产生了。 实验四:低盐腐乳 志愿者用筷子夹了豆粒大一块儿腐乳吃下后立即测试,结果为30mg/ml。志愿者用水漱口,又持续十几分钟没吃其他食品,再测试时,结果降为0。 腐乳包装瓶上的成分表中,印着其中成分有食用酒精,其实腐乳就是由酒糟腌制的,吃完一小块腐乳后立即吹气,会发现酒精含量非常高,但腐乳中的酒精也很容易挥发,稍作歇息,吹出来的数值会归零。部分漱口水内也含有酒精,但使用后如果用清水反复漱口,就不会测出酒驾。 实验五:糟方乳腐 测试结果:毫克/毫升 “被酒驾”指数:★★★★★ 选取糟方乳腐一块(产地江苏南通),用勺挖取约小指甲盖大小一块(约0.2克)食用。酒精测试仪呼气测试结果显示,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值高达毫克/毫升,已远超醉驾标准。3分钟后再次测试,结果降至9。再过3分钟后再次测试,结果降至0。 交警释疑:糟方乳腐的配料显示,其含有酒醅(由水、糯米、食用酒精组成),且乳腐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会逐步升高,因此产生超过的数值不足为奇,建议食用乳腐后最好过些时间再驾车上路。 实验六:糟凤爪 测试结果:15毫克/毫升 “被酒驾”指数:★★ 选取自制糟凤爪20克,全部食用后,用酒精测试仪作呼气实验。结果显示,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值为15毫克/毫升,接近酒驾标准。3分钟后再次测试,结果降至0。 交警释疑:糟卤是用科学方法从陈年酒糟中提取的糟汁配入调味汁精制而成,因此含有酒精,但浓度并不高。在制成菜肴的过程中,酒精又被进一步稀释、挥发,因此浓度进一步下降。此外,常见含有酒精的菜肴还有醉虾、醉鸡等,它们是用白酒直接腌制,因此检测的数值比糟卤更高。 实验七:漱口水 测试结果:0毫克/毫升 “被酒驾”指数:★ 选取漱口水40毫升,漱口后吐出,用酒精测试仪作呼气实验。结果显示,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值为0毫克/毫升。 交警释疑:以前不少漱口水含有酒精,不过发生过多起驾车者使用漱口水被查出酒驾事件后,如今越来越多的漱口水厂商已将酒精排除在配料表之外,但市民在选购漱口水时,还是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因为市面上仍有部分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 实验八:藿香正气水 测试结果:0毫克/毫升 “被酒驾”指数:★ 选取藿香正气水口服液一支(10毫升装),全部服用后,用酒精测试仪作呼气实验。结果显示,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值为0毫克/毫升。 交警释疑:本次试验选取的藿香正气水,其配料表的辅料一栏为聚山梨酯和肉桂油,并没有酒精成分。但有些品牌的藿香正气水,其辅料一栏为“干姜汁、药用乙醇(酒精)”,在注意事项一栏当中,也有一条明确提醒使用者:“本品含乙醇(酒精)40%至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这四样食品的成分中均含有食用酒精或者乙醇。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一些物品在食用和使用后,会被查出血液中有酒精含量,为此有人担心,如果在接触到这些物品之后,开车上路,是否真的会被当做酒驾被处罚呢? 吃了这些被查酒驾怎么办?黑龙江中医院肝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朝霞说,现在很多的食物里面,都是用酒精保鲜或者提纯,所以呢,我们在吃这些食物的时候,可能就会被查出酒驾,如果你一旦接触到这样的食物,含有少量酒精的食物,或者你用了漱口水的话,如果你真的被查说有酒驾,可以申请隔几分钟,或者是半小时你再去查,再去呼一次,就可能查出来,就不是酒驾了。 经过大约十分钟后,再次经过酒精测试仪测试时已经显示数字为“0”了。如果这个方法不奏效,还可以申请进一步的血液检测。因为,食物里面所含的这些酒精的成分,一般说含量都是含的比较少的,所以一般不会到血液中去。查血液的这个酒精含量的时候,就完全可以证明你是清白的。 交警表示,吹气式酒精检测仪仅是初步判定司机是否酒驾的工具,确定酒驾,最终要以医务人员进行的抽血式检测结果为准,市民不用担心被冤枉。 小编还是要提醒市民,驾车前应尽量避免食用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食品、药品,以免在酒精的作用下影响驾车,或耽误行程。 还是那句话: 喝酒不开车 开车不喝酒 愿长假收尾 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来源 看看新闻、荆州电视台、三峡日报等 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yc/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值得一看超实用的生活小技巧
- 下一篇文章: 红蜘蛛的危害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