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区中小学师生“我爱阅读”火热进行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开车吃荔枝=酒驾?

又到荔枝成熟的时节,不少人都爱荔枝的鲜美。不过,最近一则“吃荔枝会‘被酒驾’”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都知道“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难道以后吃荔枝也不能开车了?!

最近,有新闻说一名司机由于开车前吃了几颗荔枝,结果竟被查出酒驾,现在荔枝当季,随口吃几颗解解渴也是有的,如果因为这个就“被酒驾”未免太冤了吧?!

网上传的吃荔枝=酒驾

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口说无凭,实验为证!

有记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建议在WiFi下观看视频****

通过实验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没吃荔枝的情况下,实验员对着交警执法时使用的酒精测试仪吹气,显示的酒精含量是0mg/ml。

吃下第1颗荔枝后,实验员对着酒精测试仪吹了一口气,测试仪屏幕显示酒精含量为51mg/ml,属于酒驾。

根据相关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ml、小于80mg/ml,为酒驾;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mg/ml,为醉驾。

现行的酒驾标准

类型

血液中酒精含量(mg/ml)

酒后驾车

20-80

醉酒驾车

≥80

随后,实验员吃下3颗荔枝,再次对酒精测试仪吹了一口气,测试仪屏幕显示酒精含量为86mg/ml。属于醉驾。

不过,5分钟后,实验员再次检测,酒精含量恢复到正常值。

荔枝高糖会分解酒精

为啥吃了荔枝会出现“酒驾”现象呢?

荔枝属于高糖水果,摘下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氧环境。糖分在无氧环境中被分解为乙醇,也就是酒精,但量少且极易挥发。所以吃了荔枝出现“酒驾”现象也不足为奇。这也是为什么放置一段时间的荔枝掰开后就会闻到浓浓的酒精味。

这些食物都可能被测出酒驾

不止是荔枝,苹果、葡萄、蛋黄派等食物长时间放置后也会生成乙醇,食用后口腔内也会残留少量酒精成分。有人对几种网上盛传的可能导致酒驾的食物及饮品进行了测试,发现有些甚至比啤酒产生的酒精指数还要高。

某品牌蛋黄派一个,酒精测试指数39,5分钟后回落至4;

某品牌漱口水,产生酒精指数,5分钟后回落至32,10分钟后回落至3;

豆腐乳一块,产生酒精指数,5分钟回落至16;

藿香正气水半支,产生酒精指数,5分钟后回落至15。

除此之外,以下食品、药品也有可能引起酒驾。

食物类

除了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也含有酒精,因为中国菜的烹调习惯在烹调过程中加料酒,加得多的话也可能被测出酒驾。

水果类

除了荔枝,含糖量高的苹果、香蕉、梨等,如储存不当,也会产生酒精。

药品类

除了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口服及外用药包括正骨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浆、口腔清新剂、漱口水漱口后易被测出“酒驾”。

这么说来,容易被误测为“酒驾”的食品还不少呢……

以上结果不难看出,漱口水等饮品或食物产生的酒精指数甚至比真正的啤酒还要高,但回落的速度也很快,通常在5-10分钟后就能回落至低于酒驾的指数,可啤酒虽然产生的瞬间最高指数没有漱口水等多,但即使过了10分钟,酒精指数仍达到34,属于酒驾。

如果被查怎么办?

如果、万一、不小心因为这些东西被酒驾了应该怎么办呢?

警察蜀黍表示不用担心,如果遇到这类“被酒驾”的情况,可以说明一下情况,在1-10分钟后复测一下,一般都没有问题。而且现在交警们在查酒驾时,呼吸式酒精测试只是初步判断,最终还是要以血液酒精测试为判断基准,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吃荔枝会被查出酒驾。

当然了,真正喝了酒还跑去开车的,也别指望能通过吃荔枝来掩盖酒驾甚至醉驾行为。

海拉尔岭上家园B小区号楼室棚户区楼房,面积90.06平方米,未装修,因家有急事,保本就卖。

联系

猜你喜欢

定了!内蒙古婚假产假最新消息秒杀全国其它省区~

大圣归来!央视春晚看不到六小龄童,来这里看!

真可怕!假冒毒盐已经确定流入呼伦贝尔市……

扫描下方







































海口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yt/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