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pf.39.net/xwdt/170110/5197605.html

想来如果带上朋友或者恋人,长久地驻足在海边,看波浪起起伏伏,一定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哪怕只是发呆,也别有意境。海边总是有很多情侣,海风吹着她的头发的样子,裙摆飞舞的样子,我都觉得是很美的。也许景物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人的情感赋予了他们生命。大海就像是一面镜子,照映着来来往往人们的所思所想,承接着人们对过去的留恋,对现在的反思,对未来的期许。

海也有温柔的时候。当天气晴朗的时候,浅浅的水波会有节奏地一下一下轻轻拍打石头,而且往往都是几下轻柔的之后,海浪一层层互相叠加,叠多了就会有一下大的海浪。大多数时候,顺从的水波都会顺着岩石缝钻下去,就此结束它的旅程。有的水波也会用尽自己的力量,与岩石碰撞,产生一些微不足道的浪花。然而当生命用尽时,他们就会快速顺着石头的表面淌下,回归大海的怀抱。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歪打正着的,不知道碰在了哪个敏感的石尖,把自己弄得一身粉碎,飞舞起来变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像是盛开的啤酒花散落在空中,有的甚至能飞到一米多高。“啪”地一下子绽放,哪怕只有不到一秒的时间,那美丽的一瞬也足以停留很久。

透明的海水总是让人心情变好。有时候,人们可以一眼望得见浅处的石子和偶尔游动的小鱼群。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大概是“透明”隐含的意义。另外,可能透明的东西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快乐。以前看过一篇红楼梦的分析论文,解析人们为什么更喜欢哭哭啼啼的林黛玉,而不是活络的宝钗。文章里说,因为作者描写林黛玉的时候,更多注重于其心理描写,而对于宝钗则只是描绘她做了什么。“社会性”更强一些的宝钗让人猜不透,难免会被读者不知不觉间冠以“虚伪”的帽子。而黛玉则是透明的,读者能感起所感,自然更有共鸣一些,而且这样的描写也弥补了日常生活中大家无法揣测他人想法的困境,给人以些许满足感。

但是即使是晴天,海水也不总是透明的。有时候烈日炎炎,海水也就随之变得粗犷起来。虽也没什么大风大浪,但是海水会变得硬核起来,只看得到表面的平静,看不到底下的暗流涌动。不再像是耳边的喃喃细语,更像是自信沉稳的士兵。透明的时候,海水偏绿,而硬气起来时,海水就变成清一色的铁蓝色。阳光照耀在上面,随着海面泛起金闪闪的涟漪。即使是这样粗犷的海水,细细观察上面也会有细小的波纹。国画里面有一种描写手法叫“工笔”,即是很细腻的一种画法,百度上的定义是“有巧密而精细者”。用这种画法来描摹大海完全不为过。这些波纹又像是素描里的打线手法,一排排一列列整齐,但又因为组合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千变万化,柔滑而又活泼。

粗犷和细腻,各有各的优点。粗犷的海水更有号召力和磅礴之感,细腻的海水则更温柔可爱。生活中我总是倾向于把别人看成是细腻的,所以说话的时候总是怕自己不够周到,会伤害他人感情。但是事后往往又觉得自己说太多想太多,过度臆测,浑身冒着愚蠢的气息。也许“中庸”的程度才是最好的,既不会思虑过多,也不会思虑过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