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喝白酒的仇人多,喝红酒的情人多
这是一个吃喝玩乐的精准导航仪 去哪里吃什么玩什么 春城晚报独家栏目 「吃堂」 每周五更新 敬请期待 听过一句话,喝白酒的仇人多, 喝红酒的情人多,喝啤酒的朋友多, 啤酒,更适合做朋友间倾诉心情的催化剂, 相比白酒更柔和些,比红酒,又多些亲近。 我们坐着喝啤酒,阳光洒在肩头,仿佛是个自由人。 就像在修着自己家的屋顶一样。 我们就像造物主一样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中这段在屋顶上,一群犯人映着夕阳余晖喝啤酒的画面,是我觉得电影中最幸福最温暖的画面之一。啤酒,给予了肖申克里的犯人一份短暂美好的自由。 啤酒世界的大门 约翰是一个蒙古人,至于约翰为什么叫约翰我们不得而知。约翰24岁时,还是一个学工程管理的大学生,周围同学的梦想常常是建水电站,而他的梦想却是在水电站的湖边,开一个酒吧。 大学毕业之后,约翰去德国做了一名工程师,这似乎和年少时的梦想背道而驰,当约翰以为自己可能要开启另一种人生的时候,他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杯精酿啤酒,打开了对啤酒的新世界大门。 “喝过精酿啤酒以后,你就再也不会喝工业啤酒了。”约翰说。 精酿啤酒,是德国人生活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班后约着三五好友到酒吧品酒,也成了约翰每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 自约翰入了精酿啤酒的坑之后,约翰也越发的为此着迷,甚至为了喝到更多不同的啤酒,去了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喝上当地的一杯啤酒。 这种对于精酿啤酒执着的喜欢,不仅仅是因为酒的口感好,味道好,更是因为他对精酿啤酒的文化的认同。 一个有酒有故事的梦想,在心中茁壮成长了起来。 梦想落地云南 “我有自己的人生时间规划表:20-40岁,我要走遍全球;40-60岁,要找一个喜欢的城市坐下来,做点事情;60-80岁,享受生活。” 43岁的工程师约翰就按照自己的人生计划那样,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决定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来到昆明,开了这家名叫“约翰叔叔的啤酒教堂”的酒吧,比起工程师他更喜欢现在这个精酿啤酒师的身份。 约翰告诉我,刚到昆明的四年里,他唯一的日常就是在家里钻研和实践啤酒的酿制。曾经水电工程师的身份也并没有限制他酿制啤酒,相反,给他提供了很多知识上的便利:酿酒时候的化学反应、水电的使用、微生物的发酵知识。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为了成为一个酿酒师准备的一样,刚刚好。 约翰对于精酿啤酒,就可称为热爱。因为热爱,他才敢于放弃稳定的工作成为酿酒师;因为热爱,他才肯停下工作,花四年的时间在啤酒酿造的工作上进行钻研、沉淀;也因为热爱,他才会觉得60岁以后还酿得动酒也是一种享受。 你想要的都会慢慢来到,你所努力争取的,大抵不会辜负你。 经过四年沉淀,年5月,“约翰叔叔的啤酒教堂”在昆明正式开业。 特别的酒香 对于酒吧,每个人想的都不大一样,大多数人觉得应该是灯红酒绿,不仅要有琳琅满目的酒,还得有调酒师的花式表演、驻场歌手的低吟浅唱、五光十色的镭射灯、轰轰烈烈的BGM。 然而“约翰叔叔的啤酒教堂”是一个可以和朋友安静喝酒的地方,店里只21种约翰精酿的啤酒和一群热爱喝酒的人。 酒吧隐匿在一个旧小区的大院里,走进酒吧,右手边几个超醒目的酿酒大缸就吸引了我的视线,错愕间还以为来到了哪家小型啤酒工厂,空气中不可忽略的是一股浓浓的麦芽香。 在这里喝酒总会有那么一丝仪式感,且不论这里的装修设计,仅从店里陈列的啤酒、酒器甚至饮酒的方式,便能感受一二。 店里后院的墙上爬满了啤酒花,虽然因为冬天的关系啤酒花都已经干枯了,可拿起来闻闻,就是那股淡淡的枯涩的味道。 和大多数人的经历类似,我在接触精酿啤酒前,觉得啤酒不外乎就是百威青岛这样的大品牌,且只有一个味道。可在约翰叔叔的啤酒教堂,你能喝到酸的、甜的、苦的、香的……各种你想要的味道的啤酒,只是闻着都觉得香气诱人。 约翰不像个生意人,他对酿酒的态度更像匠人,他说,即便你喝过上百种精酿啤酒,你依然无法定义它。酿酒最难的不是酿出一次好酒,而是你每次酿出来的酒,都能是你心目中最好的味道。 还记得《无名之辈》里两个抢了手机模型的家伙想要把事业做大做强吗?约翰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自己的酒吧做大做强。 他说:每个人做任何事情,精力都是有限的,对于喜欢的事,你爱它你就专心去做好了,而不是因为你要把它做大或做小才去做,你只要热爱它你去做,无论做成什么样子都是对的。 更多美食就等你来品鉴啦! 文:王蕾实习生伍雅轩 统筹、视频、图片:和璐 本期福利,文末留言。 选4个小伙伴赠送价值元的套餐4份(包含:比利时修道院精酿啤酒两升、炸鸡脚、炸洋芋、凉拌花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zzz/100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免票入场工作日也该去派对嘛请
- 下一篇文章: 快消品涨价,这是为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