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每天一味菊花
别名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隐逸花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头状花絮。 3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4归经归肺、肝经。 5用法用量5-0g。 6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7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8应用、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辩》)。 、肝阳眩晕,肝风实证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熄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如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常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疮痈肿毒本品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可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 9相关配伍、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八分,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肿毒疔疮: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三碗煎一碗,冲热黄酒服。(《仙拈集》二妙汤) 0禁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推荐阅读: 桃仁!鹤草芽!紫菀!榼藤子!海浮石!南沙参!木槿花!啤酒花!补骨脂!火炭母!牡蒿!吴茱萸!安息香!满山红!谷精草!土荆芥!虎耳草!胆矾!飞龙掌血!岩白菜!天南星!紫苏梗!桉叶!秦皮!榕须!冬凌草!一点红!地枫皮!倒扣草!泽兰!、本号资料来源于网络,收录仅出于学习、研究目的,如有侵犯版权,请发站内短信告知,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本号收录的所有偏方、土方、古方、药方、验方等一切涉及治疗的方案仅供研究,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请勿盲目照搬。本号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zzz/10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她用二手货塞满了年的老房子,边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