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天逛6家咖啡店是怎样一种体验
差点在叮叮车上睡过站的我们,下了车之后就直奔住的地方,满脑子只想躺尸在旅店的床上,感觉脚和脑袋都不是自己的了。对着电脑累得完全不想思考怎么写好开头—1天喝完6家馆就是这样的体验。 累得不想说场面话,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一天喝完6家咖啡馆的路线· BaristaJam BrewBrosCoffee AMBERCoffeeB %ARABICA URBANCOFFEEROASTER StillHouse 从上环西港城开始到中环, 然后坐天星小轮过海到尖沙咀, 最后回到铜锣湾。 虽然交通很方便, 但还是觉得脚飞走了。 1 BaristaJam add:香港上环苏杭街-号地下D铺 tel:+- 吃完早茶后去的第一家咖啡馆。在上环熟食中心附近,如果找不到,可以搜索熟食中心,就在大楼正对面的街巷里。 刚刚到门口,Katch就被橱窗里的手冲壶,布粉器和粉锤吸引的瞬变迷妹。推开门,右手边是一排咖啡豆罐和咖啡单,左手边是吧台:两台LaMarzocco咖啡机、吧台上拍着整齐的KeepCup,旁边是甜品柜和轻食柜,墙上两排Brunch菜单。 一走进去BaristaJam,咖啡师就跟你问早。在点单时,Katch站在豆单前为了不知道要选哪支单品豆而犯难。咖啡师看出她的窘境后,就走出来介绍道:有的豆子是“浅炒”的,酸味和果味明显,层次感也会比较多;有的是“中烘”的,口感比较浓郁,但层次没有那么丰富。 我们点了一杯Espresso,一支Kenya。咖啡师问:“有没有特别的口感喜好?如果没有,就由他话事(粤语里面由他来决定的意思),OK吗?”“OK、OK。”我们说。 后来发现,这里的咖啡有用爱乐压出品的,有用聪明杯的,也有用手冲滤泡的。我们好奇地问咖啡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冲煮器具的呢? 咖啡师耐心地说,首先会看客人有没有喜好的口感,如果没有的话再根据咖啡师想表达的来选择器具。一般中烘的豆子想展现浓郁的口感,会用爱乐压或聪明杯,浅炒的咖啡会选择手冲滤泡,展现出比较好的层次感。 咖啡师是个帅气又腼腆的男生。由于国语不佳,他会让另一位国语比较好的女生来帮助沟通。但如果你用粤语问他关于咖啡的事,他就会慢慢地跟你说很多很多,从各自的喜好聊到每款豆子的个性如同人一样,又聊到器具的使用,还有咖啡馆的经营。 他说有时老板会从国外带喝过并且喜欢的咖啡豆回来大家尝试,而平时店里大部分使用的豆子是老板自己炒的。由于我们想买咖啡豆带回去,他开始认真的计算着炒豆和养豆的时间。 根据我们买的那支豆子,他觉得两周的养豆期会让那只豆子更好喝、更容易冲煮;当然如果我们等不及,两周内也可以喝,但对冲煮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时间,杯子里的东西都不相同。时间久一些肯定是有的味道散失了,但也会有其它味道出来。豆子没有所谓的最佳赏味期,对于他而言,他也试过放了两个多月的,但依然很好喝。 味道之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喜好。 而咖啡店之所以叫“BaristaJam”,并不是因为老板是个叫Jam的咖啡师。Jam在香港有“交融”的意思,所以“BaristaJam”是“咖啡师交流的地方”的意思。 2 BrewBrosCoffee add:香港上环禧利街33号LG层F2铺 tel:+- 从BaristaJam出来之后走两条街就到了BrewBros——为了避免连续喝咖啡,我们其实先跑去吃了个龟苓膏哈哈哈哈哈哈哈。(嘘) 一杯Espresso,一杯FlatWhite,门边上就标明了所有咖啡豆来自MarketLaneCoffee,果酸很明显。 就连FlatWhite也能喝到明显的酸感——入口其实吓了一跳——在厦门不太常喝到这样的奶咖。意式豆即便强调果酸,在奶咖里也多是为了突出鲜奶的香甜或呈现白巧克力风味,很少喝到这样实实在在的“酸奶”。但虽然吓了一跳,末尾留在口腔里的果香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这让人想起在日本喝到的深烘咖啡——在咖啡文化较成熟的地区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做法或风格。有些做法因为过于特别而带来一些不适感,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咖啡虽然很特别,却无一例外的“无暇”,即不焦不苦不青不涩,喝完之后口腔一定是舒舒服服的。 刻意将浓缩留了一些凉了之后再喝,也没有喝到不适或者说是令人不喜的味道,口腔内也没有焦苦烟熏的后感,不禁想回头再多要杯美式试试看。 3 AMBERCoffeeBrewery add:香港中環德輔道中號地下 tel:+- 会走进Amber纯属意外——橱窗上摆着的背向街道的WBC奖杯,让我们很想知道到底是第几名的奖杯——结果这是我们当天最惊艳的遇见。 菜单上的奶咖大概都在40块左右,然而单独的一杯Espresso却要50块?这令我们很是费解,两个人嘀咕着这账怎么也算不平啊。询问之后才知道浓缩是SOE。于是我们点了一杯Espresso和一杯Cappuccino。 BTW,奖杯是,WBC香港区冠军,和WBC世界赛第四名。 嗯,Cappuccino中规中矩。 咖啡师见我们很喜欢咖啡的样子,于是就和我们聊了起来。问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答厦门,“啊,我太太也是福建人呢,不过她是福州的。厦门,厦门我知道,有个,鼓浪屿?”咖啡师满脸亲切的笑容。 “那我去拿新的豆子给你们做Espresso好了。”说完转身就进去拿豆子,没想到这一杯Espresso成了当日最佳。 喝过不少好喝的咖啡,但当人家说喝到的咖啡有如何的果酸、果香,如何的甜感,如何被称作“水果炸弹”,我们往往很难相信。 毕竟每个人的味觉体验不同,同时这里面有那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和环节。实在令人很难想象口感。 然而当他一言不发地递上这杯Espresso,拿起杯子还没碰到唇边,明显的玫瑰花香就扑面而来,水蜜桃的香味随后。 抿了一口之后: “香水柠檬、玫瑰、西柚、凤梨、蜜桃、樱桃” 这些形容词一跃入脑,如此清晰、强烈、丰富的风味,层层叠进,混合水果浓缩汁。 如果不是顾及到周围真的很多人,我们可能会在原地跳起来。 后来才知道,眼前这位咖啡师便是Amber的主理人,也是WBC世界赛第四名DawnChen。刚刚离开CuppingRoom四个月的他,如今也在中环开了属于自己的咖啡馆。Dawn说喜欢找一些稀有的豆子,再找一些少见的不出名的烘焙师来炒豆,人们总是会更珍惜少有的东西。像这次喝到的这只GUJI,就是马来西亚一位烘焙师炒制的。 和Dawn聊到关于比赛的事,由于太惊艳于那杯espresso,Dawn就问要不要试试他比赛的的创意咖啡?当然点头啊。感觉像是挖掘到了隐藏菜单。 热泡伯爵红茶,冰镇Espresso,加入啤酒花;在伯爵红茶里放两块干冰,瞬间烟雾缭绕。Dawn把伯爵茶里冒出的烟倒进Espresso的香槟杯里,推到我们面前: “只要把烟倒进杯子里就好了。”Dawn说。 扑鼻而来烟雾竟是蜜桃味的?! 随着蜜桃气味入口的是冰镇浓缩,喝起来就像是冰镇的浓缩果汁。口感丰富有层次,并且充满了水果香气…怎么说呢!真是好喝的!词穷的想飙脏话! 跟着我们探究了下没有加干冰的伯爵红茶,无论是喝或者闻都和平时自己做的没什么两样,然而加了干冰进去就是水蜜桃味。这样的创意实打实的让人觉得可接近。 4 %ARABICA add:香港尖沙咀星光码头2楼(靠近海港城) Shophours:8am-6pm 在日本京都遇见,却因为大排长龙且时间不足而不得已放弃的世界级网红咖啡店,听说在香港开了分店,便寻着地址来。 坐天星小轮从中环过海到尖沙咀,在海港城附近游荡却怎么也找不到,突然猛的一抬头就看到大大的%号贴在码头二楼的窗口。其实就是尖沙咀去中环的码头入口处。 虽然没有大排长龙的场面,但也人来人往,一单接一单,咖啡师-竟然只有一个人,既负责点单,又负责制作。没有一刻能稍稍停歇,虽然人多但也井井有条。在等咖啡的过程中看到陆陆续续有人在门口拍照,也有很多是像我们这样专程找来的。 小小的店面,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气泡水、常规奶咖、单品咖啡、咖啡豆、咖啡周边,甚至还有背包和雨伞。周边真的很多,门口那把磨砂透明的雨伞如果不是因为不能带上飞机,可能立马就买了。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得益于咖啡师对时间的合理安排:一次点多几单,累计了一起制作;一次填压两把咖啡,同时萃取;萃取的同时打发奶泡,依次拉花;制作完毕叫客人来取,客人自行拍照、加糖奶、盖上杯盖、处理垃圾等。 虽然也能偶尔在快速流畅间见到一丝紧张或慌乱,但也能迅速解决——Katch此时已彻底沦为咖啡师小哥的迷妹,如果忽略手里那杯并不太好喝的热拿铁的话。 拿铁温度属于烫口的那一种,我们猜测是不是等客人摆拍完再喝就刚好了。哈哈。由于咖啡师实在太忙了,我们就没敢打扰,默默的走了。 5 URBANCOFFEEROASTER add:香港碧仙桃路7号美丽都大厦地下44号铺(靠近K11) tel:+- 为了%ARABICA,从港岛坐船渡过维多利亚港到了尖沙咀。喝咖啡喝得好虚,找家茶餐厅吃了不知道是午饭还是晚饭。饭后路过URBAN又忍不住走了进来。 点了一杯espressotonic、一杯热拿铁。 URBAN的菜单有两份,一份是一本全英文古旧书,在最中间夹了两页Brunch的菜单;另一份是咖啡单,意式、单品都有,奈何实在不敢再尝单品了。 URBAN的咖啡豆盒子非常可爱,是方形的铁罐子。(回来才发现太累的两人竟然忘记了拍咖啡豆盒子的照片。。失误啊) 隔壁座坐了一位优雅的女人,在17:00这样的点钟点了一份热松饼和热巧克力,似午茶又像是晚餐。慢悠悠地吃完,利落地离开。 从URBAN出来后,我们说着去码头的诚品书店逛两圈再回港岛吧。但累兮兮的我们到了码头,看见港岛那边的山头全弥漫着灰黑色的云雾,眼看着就要下大雨的样子,也就忘了要去书店的事,搭了船坐了地铁回了旅店。 才刚从码头出来,就看见倒水似的大雨,好在香港哪哪之间都有长长的走廊和天桥,我们也就没有被淋湿。 然后就去今天要逛的最后一家店。 6 StillHouse add:香港铜锣湾骆克道号2楼(SOGO隔壁) tel:+-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网上找来的地址有误,找了许久,后来才发现是在SOGO隔壁的唐楼里。从地铁铜锣湾站D4出口出来走大概一分钟左右,一楼是个钥匙档口,得从路边的小楼梯上到二楼。听说这里原本是家民宿,后来才被改成咖啡馆。 上楼看到这幅壁画,就说明你没有找错。 门口的楼梯全铺上了软的地垫,门口的鞋架上零散地放着客人的鞋——进店需要换上室内拖鞋,而有的座位只是地上简单自由而舒适的坐垫。 店内很安静很安静,与外面铜锣湾的喧闹和雨声形成很强烈的对比,似乎这样非常安静的地方,总会让人不忍心大声说话。有人在看书,有人在用隔壁座位听不见的音量说话,而坐在阳台的客人抽着烟在聊天。 整个环境简单,木头泛着温暖的光,吧台的桌面摸上去厚重而有质感,墙上的杯子和器具被整齐的摆放着,强迫症看了应该很舒服。 我们点了一壶手冲咖啡,站在吧台前面看着咖啡师慢慢把咖啡豆变成壶里的咖啡。安静总是让人能够全身心地观察眼前发生的一切,整个空间静得似乎能听见身边人的一呼一吸,还有豆子在水流下转动的声音。 咖啡师小哥剃着近乎光头的圆寸,一只手臂是满满的粗线条构成的花纹——很好看,是在国内很少见到的纹身风格——硬朗却又很秀气,和他的五官、穿着一样。 咖啡师小哥的五官很立体,浓眉、薄唇,睫毛却很长,眼神里是坚定和一丝腼腆;细瘦的脖颈下是看上去挺有力的肩和臂膀,纯白色的棉麻宽领T恤又显得清新柔软。 看似冲突,其实又很融洽——香港这座城市也是。街道这边是洋气得不行的奢侈品店,那边却是连招牌字体都市井得不行的茶餐厅。 太安静导致我们最后也放弃和咖啡师闲聊,再者就是我们实在是犯懒了,安安静静的坐在吊椅上喝杯咖啡,感觉这一天说的话已经够多了。这时候就该让身体放松下,感叹下时间,感叹下从前,感叹下发出去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zzz/7640.html
- 上一篇文章: 野格立减20,附送8种神奇喝法
- 下一篇文章: 一篇就懂了教你区分各种酵母,究竟哪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