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车友们一直坚守在“开车不喝酒”的道路上,但有时一不小心,你就会“栽坑里”。有些食物虽然不是酒,但吃了它们你就存在酒驾的风险!

今天,为大家清点一下究竟哪些食物可能会让车友们“被酒驾”。

No.1小木屋

“小木屋”都喝过吧?长得像啤酒,口味像菠萝。夏天吹几瓶冰冰凉凉的“小木屋”简直不能再过瘾。

某品牌“小木屋”每瓶毫升。配料为水、麦芽糖浆、白砂糖、食品添加剂、啤酒花。

答案:安全,随意喝。

有志愿者与交警一同做了实验,志愿者将整瓶“小木屋”吞下,酒精含量检测结果未达到酒驾标准,如之后稍作休息再次检测,检测结果依然未达到酒驾标准。

Ps:啤酒花不产生酒精

医院民主路分院内科主治医师郑清:啤酒花其实是一种草本植物,可以看做是一种加在饮品中的调味剂,“小木屋”中稍许苦涩的味道就是它的作用。啤酒花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啤酒花并不会产生酒精成分。

No.2荔枝

让杨贵妃醉的,可能不仅是酒,或许还有一骑红尘而来的荔枝?曾有报道称,某地交警在查酒驾时,发现一名司机有酒驾嫌疑。但是司机坚称自己没喝酒,只是开车途中吃了几颗荔枝,民警现场调查发现情况属实。在交警配合下,现场进行了吹气式酒精测试,数据显示,吃了6颗荔枝后,测试结果已属酒后驾车。但是,等待仅2分钟后再测试,已经完全检测不到酒精。

答案:别在开车的时候吃!

荔枝采摘后仍旧有生命,还在照常呼吸。其糖量较高,在储藏过程中如果氧气浓度过低就会进行无氧呼吸,累积酒精等物质,人体食用后会在口腔里留下酒味,但等一段时间,酒精就会挥发。

No.3蛋黄派

从产品包装中的配料表里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食用酒精”的字样。提拉米苏以及蛋黄派一类的糕点制品中,为了防腐保鲜,大多会添加一定量的酒精。志愿者曾做过实验,当志愿者连续吃下两个提拉米苏糕点之后,酒精含量可以高达mg/ml,远超酒后以及醉驾的20mg/ml和80mg/ml数据点,可见瞬时测出的酒精含量让人吃惊!不过在2分钟的测试后,数据普遍降至20-30mg/ml之间,5分钟以后全部脱离了酒驾危险并且部分参与者的数值已经为零(提拉米苏的情况和蛋黄派基本相同)。

答案:开车前5分钟别再吃!

提拉米苏、蛋黄派等糕点类食品的确存在酒精,不过这类食品中的酒精由于剂量很小,只在口腔中和胃里的残留,并没有进入血液里,因此过几分钟就可以消散,因此大家也不必恐慌。

No.4酒心巧克力

可以肯定,这种食物一定含有酒精。在测试中,每位体验者连续吃下2块酒心巧克力后,吹出的数值都超过了mg/ml,远超醉驾水平。不过在2分钟过后数据基本降至30mg/ml以下,8分钟后降至10mg/ml,并且个别体验者已经无法测到酒精残留,而在10分钟之后再测,大家都已无法测出酒精含量。

答案:开车前10分钟再不要碰!

虽然酒精含量比糕点产品多一些,只要一次不要食用过多,都可以在8分钟以内回归安全区域,因此食用酒心巧克力后驾车也不用过度恐慌。

No.5豆腐乳

豆腐乳是很多人爱吃的食物,我们从它的配料表上同样看见了食用酒精的字样,以此来看食用豆腐乳也很有可能吹出酒驾。

答案:开车前最好别吃!

豆腐乳与之前几样食品的情况类似,虽然吃完后测试的数量有些惊人,但是很快可以散去,因此不必担心。(PS:应该没人在开车前吃豆腐乳吧!)

No.6米酒

将1瓶ml的米酒分为六份,喝完之后测试数据都在mg/ml以上,甚至部分体验者数据直逼mg/ml。2分钟过后虽然数据均有一半的减少,但是仍然维持在mg/ml上下。不过在随后的几分钟里数值下降非常迅速,8分钟后基本数值都会归零。

答案:开车前最好别吃!

虽然没有啤酒白酒的酒精度数那么高,但是米酒终归是酒,从检测瞬间高达近mg/ml的数值来看确实有些危险,虽然从测试的10分钟内酒精读数基本减少,但《最后一公里》(ID:MqMsMx)仍然建议开车的朋友尽量避免饮用此类饮品。

No.7止咳糖浆

止咳糖浆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从测试结果上也得到了验证。不过服用后测试的数值只有30mg/ml左右,与之前的食品相比并不算高,并且在随后的几分钟内逐渐消失,因此止咳糖浆并没有什么风险。

答案:开车前提前把药吃完就没事了。

作为药物的止咳糖浆含有酒精并不可怕,数值不高并且几分钟就会消失,可以放心服用。

No.8藿香正气水

喝上一瓶藿香正气水就像烈酒下肚!含酒精成分。但藿香正气水是治疗中暑的良药,进入夏季不少人都会服用。一小瓶喝下后测试数据在mg/ml以上,超出醉酒驾车数值2倍还要多。但在此后的几分钟时间里数据急剧下降,刚过2分钟不少数值就降至50mg/ml以下,10分钟左右时数据基本归零。

答案:开车前几分、开车途中钟别喝。

来得快去得也快,大家喝了后可以用清水漱口加快挥发速度。另外如今药店有一种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含片销售,即使吃下去也不会检测出酒精,如果您比较容易中暑且需要经常开车,不妨选择试试这个产品。

No.9漱口水

漱口水里往往含有大量酒精,即便是漱口也会有残留。就算每人只尝试一小口,含住半分钟后吐出马上测试,数值也纷纷突破mg/ml,最高甚至达到mg/ml。不过漱口水只是漱口,并未饮用,因此数值全是由口腔残留测得,但由于浓度很高挥发需要一定时间,基本10分钟后才会安全。

答案:开车前20分钟别漱口。

如果担心用完漱口水后再用清水漱口也许会影响漱口水的功效,那《最后一公里》(ID:MqMsMx)建议使用漱口水后20分钟再驾车才比较保险,也避免尴尬的事情发生。

No.10新鲜榴莲

曾有一位志愿者先吃了一块已完全熟透的榴莲,吹气测试结果显示为55毫克/毫升,休息5分钟后,再次测验数值已变0。随后,6号志愿者又试吃了一块含有榴莲肉的榴莲饼,结果也被检测出了酒精度,数值为30毫克/毫升。

答案:开车前5分钟别吃榴莲。

榴莲含有很高的糖分,它成熟的过程中会自己发酵,产生乙醇(酒精),但是发酵产生的这点酒精只会存在口腔里面,会随着人的呼吸挥发掉。

来源:最后一公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jg/1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