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加拿大,很多人都会联想起天寒地冻的场面,但温哥华是个例外,这儿的冬天不冷,去年就没有见到一点点雪的影子。

天时地利

照理说,温哥华的纬度比哈尔滨还要往北公里,应该是个“在外头撒泼小便都会被冻住”的地方。事实上恰恰相反,温哥华夏天气温一般在摄氏20度左右,冬季大部分时间的气温在0度以上。这儿的冬季很少下雪,更没有中国北方的嗖嗖的刺骨寒风。这样想来,把温哥华比喻成“春城”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这儿气候温和,四季宜人。

为什么维度如此靠北的地方会是这样呢?原来,菲律宾洋面的暖流,沿着日本东岸向东北方向移动,在白令海峡与来自北极的冷流交汇后,沿着加拿大西海岸南下,形成了太平洋环流,不断为这一带的海水升温。这是其一,还有就是温哥华北面的崇山峻岭阻断北极南下的冷空气,使得低陆平原地区(LowerMainland)冬季异常温暖。

冬天不下雪,会不会很干燥?事实上,在温哥华,冬天下雨倒是常见的,所以又有人称温哥华是“加拿大的雨都”。你会问,这大冬天的,雨水来自哪里呢?原来啊,夏威夷来的暖湿气团,沿着北美西岸地区,穿越美国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路北上,一个云带接著一个云带,带来了大量的降水。

经过丰沛的雨水的滋润,这儿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二月,你便可以看到番红花及黄水仙花的花苗处处盛开着,让整个城市充满着生机。

山顶鸟瞰

温哥华的冬天,地面上尽管很少下雪,但山上就不一样了。温哥华最有名的山叫松鸡山,海拔多米,素有“温哥华之峰”(ThePeakofVancouver)美誉,无论你处温哥华大区的任何角落,她像北斗七星一样灵验,只要看到松鸡山,你就知道哪里是正北的方向。

松鸡山的名字哪里来的?那是年,由第一个徒步登上顶峰的旅行者命名的。据说当时花了三四天时间,他们攀越巨石,穿越密林,艰难前行。途中,他们捕获了一只蓝色的松鸡,并非常崇敬这种神鸟,于是以它命名此山为松鸡山。而在今天,爬山爱好者只要两个小时不到就能攀登到山顶了。

不愿意徒步登山的,只要登上北美最长的空中缆车,就可以从北温的山底只花十分钟不到,抵达松鸡山的最高峰。山顶的景致很不一样,从缆车一走出来,只见皑皑白雪、银装素裹。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松树上,顶着一撮撮白雪,稳稳地,偶尔一阵风吹来,一撮白雪散落下来,雾蒙蒙的。

山上精致不少,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小型的灰熊保护区,可以让游客近距离观察灰熊的生态。两只灰熊早已习惯了人类的抚养,不具攻击性,而且还可与游客做亲密的接触。夏天的时候,他们在水塘里嬉戏,不时从水里摸出一根树干,像是在练习举重,憨态可掬,惹得游客们哈哈大笑起来。

从松鸡山山顶鸟瞰,温哥华市区以及布辣湾(BurrardInlet)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貌似半岛形状的,郁郁葱葱的,就是著名的UBC大学了。这一带叫PointGrey,也许是因为高空俯瞰,像一个“灰绿色的点”,而得此名字吧。

整个松鸡山山峦起伏、群山环抱、气势磅礴,就像一件厚实的外套,把整个温哥华揽在怀里,裹得严严实实的。

到了晚上,又是里外一番风景。山顶滑雪场的点点灯光,能让你从地面上很轻松地将她辨认出来。月色星光之下,从山顶上俯视万家灯火,斑斑点点,在夜幕中闪耀,那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美丽画面,会深刻在你的脑海中,让人难以忘怀。

滑雪之乐

在温哥华,山底下不常下雪,山顶就不一样了。从十一月份到来年的四月,几乎有半年的时间山顶都被白雪覆盖。想想看,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个城市:山顶白雪皑皑,山底没有积雪,有时还下着小雨呢。我想这也是温哥华的独特之处了。

这儿和北边的惠斯勒滑雪场,同时举办过冬奥会。这儿的雪道,累加起来大致有二十多条,从最初级的坡度只有十来度的,到最高级的几近八十度。如果还不过瘾,可以去黑道,在几近垂直的山坡上,密密麻麻布满着一个个白色的小山丘,等待你穿越,更等待你摔跤呢。

我学滑雪,纯粹是自学成才,可能有点小天赋吧,加上原来在地面上有轮滑的基础,曾经在一年内滑过两千多公里轮滑。

谈及滑雪的心得,很多人只关心滑雪如何滑得快。实际上,滑雪的高妙之处,不在于多快,而是知道何时该减速和转弯。特别是减速,我琢磨下来,本质上刹车的办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两条滑板成八字型。但这只是适用于坡度比较小的情况,坡度一旦大起来,这种方式刹车人就控制不住了。

第二,呈S型滑行。这里面又分大S和小S,如果坡道比较窄,大S就失灵了,因为会冲出滑道,跌落谷底。

第三,垂直于坡度的方向滑行。保持两条滑板平行,整个儿横在坡上,摩擦力最大,利用重力慢慢往下滑。这里的原理,就好比洗锅的时候,把锅铲反过来垂直锅底才容易把锅巴铲下来一样。

当然还有一招,初滑者不容易掌握,就是滑着滑着忽然扭头往上滑,可以让滑板瞬间停在斜坡上。这样的风险是,有可能倒溜,一不小心栽个大跟头,所以,不要轻易模仿我哦。

喜出望外

滑雪如果不摔跤,我还真没有听说过。实际上,摔跤并不可怕,只要速度不是很快,没有什么危险。

滑雪板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在坡上摔倒,一只脚上的滑板就会脱落,滑板上有自动刹车装置不会顺着山坡溜下谷底。在坡度比较大的地方,如何把两只脱落的滑板重新穿上去是个挑战,要先穿好下面的一只,踩实了再穿上面的一只。

从一条滑道滑到底之后,要返回滑道上面,必须乘坐缆车。缆车的工作人员大都超级热情,有的很有意思。他们在旁边一块白板上会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也会写上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如“你知道吗?澳大利亚最早的警察源自罪犯中表现最好的人。”“你知道吗?狗是无法抬头的。”“你知道吗?如果碰到几天不下雪怎么办?……”

真是的,如果碰到几天不下雪怎么办?就必须用人工造雪了,有造雪机。像一个个巨大的风扇装置,把细细的雪粒吹落下来,雪粒飘落在空中,映着阳光,呈一个白雾状大喇叭的形状。滑雪者从中穿越,眼睛微睁,感受那种刷刷的声音。准确的说,感受的不是雪花,像是小小的冰雹颗粒,那种穿越的感觉让人恍若隔世。

滑雪累了,山顶也有好的去处。饭店入口处偌大的壁炉,供人取暖休息。吃上一片刚刚烘培出来的Pizza,喝上一瓶本地产的啤酒,或是在天空剧场(TheatreintheSky)看上一场关于灰熊来历的电影和滑雪极限爱好者的演出,要多美有多美。

就这样想着,下山了,冷不丁发现山下树梢上刚刚冒出来的嫩芽。想想这个雪季不知不觉已经过半,心里面有些舍不得呢。但是,转念一想,接下来的春天即将带来的又是满城的繁花似锦,这足够让我喜出望外了。

作者简介:耿人健,英文演讲TED/Toastmaster教练,[新思维读书会]和[新思维英语]创始人

扫码,即刻加入有价值的演讲?英文学习?读书会

欢迎垂询助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ijiuhuaa.com/pjhxz/10557.html